公开展示项目作品的评价策略。公开展示项目作品的评价是识别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知识理解与技能形成,提升项目式学习的真实性与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在未来生活中使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可行的评价方式。项目式学习中通过公开展示项目作品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进行评价,就是根据项目作品对驱动问题的回答程度★■★◆■◆、对真实问题的解决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识别和诊断的过程◆★◆★★◆。通过公开展示项目作品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使评价的主体更加多元■◆◆★★★,评价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习;另一方面项目作品凝结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内在学习结果的外化与具体化◆★■,有利于通过项目产品的公开展示而评估学生的学习■★★★。正如美国教育学者索耶在《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一书中所提出的,“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创造制品的时候学习效果更好◆★◆。制品是知识建构的外在表现”★◆■★。公开展示项目作品的评价策略使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批评与修改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指向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目标策略★◆■。核心知识和技能就是知道如何、为何以及何时使用知识的能力■★。强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式学习能够很好地培养这些能力■■◆◆。首先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驱动问题是一个开放◆■、复杂、真实的问题,往往没有确定的答案,需要学生在多种可能中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学生在深入探究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和问题进行解释、分析、评估和推理等,批判性思维能力就在不断解决问题、作出判断、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形成。其次是协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反思环节,学生除了反思自身的学习策略外,还要反思与他人合作的策略,“通过进行自我反思与行为榜样等反馈活动,学生会逐渐意识到一个高效团队的建立需要每个成员的贡献”。协作能力的形成和锻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时刻关注项目的进展■★◆■,并进行及时干预和帮助。再次是沟通能力。“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会整理观点AG8国际大厅■■◆◆◆■,开发原创内容和合理使用媒体技术。在项目尾声的发表会上■■★★,以讲演方式展示所学,与观众互动”,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练习平等表达自己观点并且与同伴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是创造力和创新力■◆◆★■。创造力与创新力的体现并不是要求学生从无到有,学生能够设计出富有创新性的产品以回答驱动问题■■■,或者集思广益改善已有的产品或解决方案都是创新。项目式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导致的“死知识”“惰性知识◆★◆”的误区,为学生提供了“以用促学★◆◆”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诸多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培养目标”部分提出“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基本原则”部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实施”部分倡导“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积极探索增值评价”。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在不断改变,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由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核心素养热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AG8国际大厅。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学者对“素养”一词作出了解释■★◆★,即“素养是一种运用所学知识满足复杂情境需要■■★■■,从而成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一解释蕴含了学生需要立足现实世界■◆★■★,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发展■★★“专家思维”的内在旨趣。素养不同于知识,它是知识■◆、技能、态度的超越和统整◆★,是人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它需要学生为了真实而学习★◆■,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获得真实理解,进而使学习真实发生。
项目式学习强调真实性学习和体验的特点★★■★■,启示我们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要强调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任务★★★、真实活动、真实评价,进而明确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高质量的项目式学习★■◆■■。
真实性问题驱动的设计策略。驱动问题作为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其显著品质就是真实性,真实性驱动问题往往来源于真实世界,又与学科关键知识和概念息息相关,有利于联系学校与社会、学生兴趣与课程标准★■◆■★。对真实性驱动问题进行精心设置,能够改变传统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枯燥、角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以真实性驱动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机◆■◆■■■,以迁移、运用学习为知识学习导向。
真实性学习作为当代重要的学习理念或学习方式,其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世纪上半期★★,在约翰·杜威等人的影响下,学界对学校教学本质的观念逐渐发生了重大转变。学校教育开始从传统的“教师中心■■■◆★◆、事实中心、死记硬背”的教学取向转变为■★◆★■★“基于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在真实生活问题情境下学习和运用观念的能力”的教学取向,一种追求★◆■★★■“真实”的学习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作为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真实性学习是指基于真实生活并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在真实性学习理念下,学习不再是传统的简单记忆、接受信息及主题讨论,而是基于一个真实问题为学生提供支持,让学生在探索中应用技能、提升素养,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值得与社区和世界分享且有价值的产品或方案,进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真实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真实性学习涉及多样的真实问题和情境,为学生在现实世界和学科学习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提供了充足的机会。真实性学习聚焦真实任务、问题■★、项目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历经探究、发现、反思★◆★★,进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围绕学科核心观念而展开■★◆★■◆,主动建构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发展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同理心■★★■、合作意识等非认知因素★■■■★◆,进一步培养学科关键能力,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通过充盈学习内容的真实性、构建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获得真实参与、真实体验、真实表现等,让学生能够构建知识间的联系■◆◆◆★★,获得对知识的真实理解,进而实现知识运用,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真实性学习理念与项目式学习设计理念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因此以真实性学习理念为指导,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完成项目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项目是一系列复杂、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长时间相对自主地参与设计、问题解决◆★■■■、决策以及调查等活动,并最终形成真实的产品或演示◆◆。项目式学习就是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探究★◆◆■■■、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挑战★■,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本质内涵之一就是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只有当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有价值、感兴趣的,学生才能主动探究。通过将项目与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使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到项目式学习对他们而言是有意义的,学习的结果可以帮助解决和改善他们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项目式学习中的探究性、挑战性问题就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复杂性★◆★■★、真实性问题。真实性问题使项目式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学生能够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或者对个人学习、生活有意义的问题。这样的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学科知识的真实场域,还促进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解决新的问题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容易记住那些有目的的知识,在未来生活中使用这些知识的概率也大大提高。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知识运用场域★◆◆■■◆,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功能、价值和意义,并在实际的迁移运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提供脚手架的指导策略。项目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象征权威的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作者,其主要职能是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以促进学生学习,推动项目顺利进行◆★◆★◆。项目式学习并非不需要教师的参与或是绝对以学生为中心★■■◆■◆,在项目式学习中如果教师把握好提供脚手架的时机,就能促进项目目标和个人学习目标的达成★★◆。在项目结束后,教师也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利用关键时机进行后续教学。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目标”部分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界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意味着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总目标提出:“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其他学科课程标准也会发现,各学科课程标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强调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任务、真实参与和体验等。